RS-485(TIA/EIA-485)是一种差分信号传输的串行通信标准,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、楼宇设备控制、仪器仪表等领域。相比 RS-232,它在长距离、多节点通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。
优势
1. 长距离传输(可达 1200 米)
采用差分信号(平衡传输),抗共模干扰能力强,适合工业环境。
在较低波特率(如 9600 bps)下,传输距离可达 1200 米(RS-232 仅 15 米)。
2. 支持多节点组网(32~256 个设备)
采用总线拓扑,支持多点通信(1 个主设备 + 多个从设备)。
标准支持 32 个节点,通过中继器或低阻抗驱动器可扩展至 256 个节点。
3. 高抗干扰能力
差分信号(A/B 线)可抵消共模噪声(如电磁干扰 EMI),适合工厂、电力等恶劣环境。
相比 RS-232(单端信号),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。
4. 半双工/全双工可选
半双工(2 线制):节省布线成本,适用于大多数工业控制。
全双工(4 线制):类似 RS-422,可同时收发数据(但较少使用)。
5. 较高传输速率(可达 10 Mbps)
短距离(<10 米)可支持 10 Mbps(远高于 RS-232 的 115.2 kbps)。
长距离(1200 米)仍可保持 100 kbps 的稳定通信。
6. 低功耗 & 兼容 TTL/CMOS
采用 ±1.5V 至 ±6V 差分电平,比 RS-232(±15V)更节能。
可通过 TTL/RS-485 转换芯片(如 MAX485)轻松与 MCU 连接。
劣势
1. 需终端电阻匹配(120Ω)
长距离传输时,总线两端必须加 120Ω 终端电阻,否则信号反射会导致通信错误。
短距离(<10 米)可省略,但长距离必须严格匹配。
2. 半双工模式需协议控制
2线制(半双工)需主从轮询或冲突检测机制,软件实现较复杂。
若多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,可能导致总线冲突(需协议如 Modbus 管理)。
3. 不支持热插拔(需谨慎操作)
带电插拔可能导致信号瞬态冲击,损坏接口芯片(如 MAX485)。
工业现场建议使用带隔离的 RS-485 模块(如 ADM2483)。
4. 传输速率与距离成反比
10 Mbps 仅适用于短距离(<10 米),1200 米时速率通常 ≤ 100 kbps。
5. 需外部供电(部分设备需隔离电源)
某些工业场景需光耦隔离 + 独立电源,以防止地环路干扰。
6. 相比 CAN/以太网,功能较简单
无内置错误检测(如 CRC)、自动重传、优先级仲裁(CAN 总线支持)。
需上层协议(如 Modbus RTU)实现可靠通信。
适用场景
工业自动化(PLC、传感器、HMI)
楼宇自控(门禁、空调、照明)
仪器仪表(数据采集、电能表)
安防监控(摄像头控制)
替代 RS-232 的长距离通信
看完了这篇文章你是否对RS-485的优缺点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了,如果您对RS-232、以太网、RS-485、中控主机有需求,或对RS-485以及其他控制方式还有疑问,欢迎联系Kuntong坤通中控主机厂家咨询!